光影迷离,歌声喧嚣
危险在霓虹灯的掩护下潜伏
机器轰鸣,工人忙碌
隐患藏在熟练工的疏忽里
楼下经营,阁楼住人
空间混用背后是致命的代价
这不是真实的现场
却让人看得心惊肉跳
近日,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宣传比武在湖北十堰火热上演,10名参赛队员用沉浸式情景剧把安全知识“演进群众心里”。

在比武竞赛中,湖北省十堰市消防救援支队利用AI生成10类场所隐患场景,堆满杂物的阳台、超负荷使用的插线板、正在炖煮却无人看管的厨房,经营住宿场所混用、危险化学品存放不当、违规动火作业等常见的隐患,涵盖了生活中常见的火灾风险点,面对AI设定的逼真场景,来自各县市区的消防宣传员火力全开。

宣传员化身“安全侦探”,带领现场观众(模拟群众)逐一指认AI场景中暗藏的“杀机”,条分缕析隐患成因和可怕后果。

在模拟火场烟雾中,宣传员示范正确的低姿捂口鼻逃生姿势、如何利用防烟面罩、如何判断房门温度、如何发出有效求救信号,紧张的氛围让每一步操作都刻入脑海。

结合场景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“三清三关”(清楼道、清阳台、清厨房,关火源、关电源、关气源)、灭火器“提拔握压”四字诀、不同场所的逃生要点等核心知识。

设置现场观众提问环节,“如果我家住高层,楼梯间有烟怎么办?”、“电动车到底怎么充电才安全?”宣传员结合AI场景,给出专业、实用的解答。

这种 “AI设景+情景剧” 的创新模式,将抽象的安全规范转化为可视、可感、可操作的现场教学,极大提升了消防宣传的吸引力、感染力和实效性。
举办此次比武竞赛,是支队立足长远、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、提升传播效能、夯实火灾防控基础的关键行动,是对九小场所“654”防消联勤工作指引实践成效的检验,旨在培养、发现、储备更多的消防科普讲解人才,更好地服务和满足全民消防工作需要,为进一步深化消防宣传“五进”、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打下坚实基础。


近年来,湖北省十堰市消防救援支队深刻把握消防工作的社会性、群众性特点,在消防宣传阵地建设、内容建设、机制建设上积极发力,促进了全民消防素质提升,让市民成为发现隐患的“眼睛”、扑救初期火灾的“第一力量”和消防宣传的“扩音器”,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。
支队联合应急、银行及广告协会全面用活了全市90余处消防宣教阵地,城区千余台楼宇电视、电梯智慧屏日均滚动播放科普视频40余万次。移动、电信等公司主动制作消防安全防范提示牌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张贴,供电公司定期通过电费收缴平台向全市167万用户发送消防安全用电提醒。






支队分行业编制了消防指导手册隐患图谱和标准课件二维码矩阵图,梳理整合了视频、图文标语、海报等内容,嵌入十堰消防微信公众号,打造全市消防宣传“中央大厨房”,为行业开展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服务,满足各类群体消防宣传需求,让消防知识无时不在、无处不在,在不经意间让老百姓刻意掌握到了“必看、必学”的消防知识。




支队聚焦市场主体、普通公民和校园师生三大群体,采取党政带头、行业督办、消防指导三种办法深化警示教育、法制教育、实践教育三类模式,扎实开展市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升行动,市委市政府机关带头开展“沉浸式培训、体验式实操和纠错式演练”,全面提升识别风险、化解风险能力。






下一步,湖北省十堰市消防救援支队将持续深化消防宣传工作,创新科普形式,壮大宣讲队伍,努力让消防安全知识更加深入人心,为构建“全民消防”安全格局、守护平安十堰筑牢坚实基础。